#大有学问#
谜题就在谜面上,存在就是存在者的意义,影片在寻找外星人,但寻找外星人的过程其实就像那个永远吃不到胡萝卜的那头驴,驴本身想要吃到眼前的那颗胡萝卜在旁观者在他人看来是荒诞的,但这不就是它的现实吗,重要的不是能不能吃到,不是能否找到外星人,而是要永远保持那颗寻找外星人的心。

影片是荒诞的,但同时也是现实的,这不禁让人想起了斯坦尼斯拉夫莱姆在《索拉里斯星》里曾说的,“我们真的想征服宇宙吗?我们真的想认知宇宙吗?
不,我们不过想把地球的边缘推到宇宙的尽头”,我们不过是想透过宇宙这面镜子照见我们自己,寻找我们自己,认识我们自己。
“意义”的这条路上,大家抵达的程度是不一样的,而不应该是非黑即白的。

强烈的理想主义,你可以看到西游记,堂吉诃德,麦田守望者,这些意象鲜明而深沉。 一个并不算沉闷但深沉到底的故事,一群“疯子”对于“存在的意义”一次执着而浪漫的旅行。
篝火的时候我实在绷不住哭了,骑驴那里实在太华彩了。 最后,再说一点点不足,“师徒五人”最后只有老唐到了,这个剧情是没问题的,但除了负责神迹的孙一通,其他一口气都散了,就不太合适,如果可以路上一个一个走,其实会更合适,现在就很一刀切。
投身宇宙与山水之间的辽远,以至于迷失了现实的方向,大量此类荒诞无稽内容的背后,都是无限“人存于世”的悲情。我们每个人都是驴,头前都挂着名为“人生”的胡萝卜,是梦想、执念,是我们活着的“奖励机制”——“我们每个人,既是存在的谜题,也是这个谜题的答案。”
这是一曲真正的失败者之歌,就如加缪所言:人生的意义,在于承担人生无意义的勇气。

看到最后想起《大佛普拉斯》的台词:“虽然现在已经是太空时代了,人类可以搭乘太空船到达月球,但却没办法看穿每个人心里的宇宙。”
在《宇宙探索编辑部》呼应的是:探索宇宙就是在探索内心世界,当导演以女儿之口在向父亲发问:“人存在于宇宙当中的意义是什么”,影片最终给出的答案就是“人本身”,我们既是意义的提问者,也是意义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