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剂嗑药过量(止痛药不小心吃了3倍的量)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本周一自称正在服用羟氯喹作为预防新冠病毒的药物后,这一表态随即遭到多方外界共同指责。毕竟,话可以乱说,但药真的不能乱吃,这可是会闹出人命的,美国人可是比谁都更加明白这一点。美国每年因药物滥用死亡的人数远远高于车祸和枪击,美国人民“乱吃药”的灾难早已在全美蔓延,各类社会群体都深受其害。

美国总统特朗普“以身试药”
截至北京时间5月19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感染病例已经超过150万,其中死亡人数超过9万。而就在美国人民处于水生火热中时,现年71岁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却可以独善其身。特朗普向记者们透露了他个人是如何“免疫新冠病毒”的——他说自己坚持服用锌和羟氯已经快两个星期了。
特朗普对在场记者们表示:“我服用羟氯喹是因为我觉得它有效,因为我听到了很多关于它的好消息。如果羟氯喹没有用,我会让你们知道的。”

羟氯喹在美国属于处方药,必须要医生开了处方,患者才能够服用。那么特朗普正在服用羟氯喹并积极“带货”的话,是不是说明白宫医生也认同羟氯喹可以预防新冠呢?白宫医生肖恩·康利(Sean Conley)在18日当天发表一份的声明表示,自己与特朗普讨论了羟氯喹,最后他们认为服用该药物利大于弊。
不过这可能也就仅仅只是白宫医生和特朗普一厢情愿的“感觉”。早在4月初,瑞典医院已经停止对新冠肺炎患者使用该药。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患者案例显示,在服用抗疟疾药物羟氯喹的几天内,他们出现了抽搐,偏头痛甚至是视力丧失,有些患者心脏跳动过快或过慢。当地一位名叫卡尔·西登哈格(Carl Sydenhag)的40岁患者表示,自己每天服用两片羟氯喹之后,感觉像是走进了“高压地区”。
上周的时候,《华盛顿邮报》等美媒还曝光了一则中央情报局对内部员工的提醒,称羟基氯喹可能有强烈的副作用,甚至会导致猝死。
就连福克斯新闻主播尼尔·卡乌托(Neil Cavuto)都对特朗普“以身试药”的行为表示震惊,他在节目中说:“针对易感人群的研究,包括那些具有呼吸道疾病,或处于其他状况之中的患者,服用这个药后他们死了,我再强调一遍,他们死了,”他告诫观众们说:“如果你把这作为一种预防措施来抵御新冠,它会要了你的命,我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这会要了你的命。”
的确,乱吃药真的会死。美国每年因药物滥用死亡的人数远远高于车祸和枪击,这意味着“乱吃药”的习惯,早已经成为美国的一场公共卫生灾难。
美国是个泡在药罐子里的国家
在美国从小孩到老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存在不同比例对药物依赖性的问题,所以很多人说美国是一个“泡在药罐子里的国家”。具体这种现象的成因也很复杂,既有制药公司的推波助澜,也有医疗制度的潜在问题。

据统计,2016年美国因阿片类药物过量所致的伤亡人数超过6万人,其中芬太尼及其类似物过量致死2万多人;2017年,阿片类药物滥用导致4.7万人死亡,在美国平均每天有116人死于阿片类药物过量,而近20个州滥用致死率不断趋高。有数据显示,美国人口消耗的阿片类药物,占到了全球的80%。

根据2019年9月美国CDC(疾控中心)网站发布的数字显示,自1999年以来有超过77万美国人死于药物过量。在最近三次药物滥用危机中,即从1999年到2017年,阿片类药物已导致39.9万人死亡。

塔玛拉·摩根(Tamara Morgan)
美国媒体曾报道过,纽约市布鲁克林一位名叫塔玛拉·摩根(Tamara Morgan)58岁妈妈的故事。她有8个孩子,却曾曾两次差点死于吸食含有芬太尼的海洛因。塔玛拉的经历也证明了美国药物滥用者老龄化的特点。自21世纪以来,美国55岁至65岁的老年人吸毒和药物滥用的现象增加了6倍,是所有年龄组中变化最大的。而美国卫生和公共服务部预测,到2020年药物滥用和吸食毒品的老年人口将再翻倍。

在美国,医疗体系中的医生们向来对疼痛采取“零容忍政策”,只要你觉得疼,往往无需检查,医生就会给你开止痛药,这种情况导致了美国止痛药泛滥。再加上美国的中下阶级因为医疗保险的问题往往难以获得优质的医疗卫生条件,他们在经历过长时间体力劳动或遭受因工伤导致的病痛后,也更倾向于通过嗑止痛药来缓解痛苦——虽然事实上他们的病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治疗,但对药物的依赖却与日俱增。美国自己根深蒂固的滥用处方止痛药的传统,也是这场危机的原因之一。

另一类深陷药物危机不能自拔的,是美国的退伍军人群体。众所周知,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心理创伤,远比战争本身还要残酷。

在美国退伍军人中,阿片类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服役中留下的伤口和抑制慢性疼痛。据统计,在美国退伍军人中,羟考酮(Oxycontin)和维可汀(Vicodin)的使用量每年一直呈上升趋势,而这些药服用30片后就会上瘾,当医生停止了处方,上瘾的人在无法通过合法途径获得止痛药或是替代药品的情况下,就不得不到黑市上购买,这也让他们本就贫困的生活变得更加不堪一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助长了毒品走私的泛滥。
芬太尼止疼药也曾让美国政府恐惧
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类阿片止痛剂,截至2012年,芬太尼是使用最广泛的用于临床麻醉与疼痛的药物,其主要是作用于脑内的阿片类受体发挥作用,所以,如果未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或是落入不法分子手中滥用,就会像毒品一样致人成瘾,由于芬太尼具有成瘾性,所以极容易过量使用导致死亡。美国芬太尼危机尤为严重,时年57岁的摇滚巨星普林斯·罗杰·尼尔森(Prince Rogers Nelson)在2016年因过量服用芬太尼意外死亡。
2017年10月,特朗普宣布,美国正式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以应对阿片类药物成瘾危机。在当时,他就特别提到了芬太尼。此后,美国政府一直采取非常强硬的政策打击阿片类药物滥用的问题。

据《今日美国报》报道,在2019年一项对全美国100万个尿检结果的研究显示,芬太尼使用率还在大幅上升,药检呈阳性的比例自2013年以来又增多了三倍多,而且大部分结果显示人们同时还混合服用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这种混合食用实际上更容易达到致死量,在2013年到2019年期间,混合食用两种药品药检呈阳性的比例上升了近14倍,当你可能觉得这个数字非常可怕的时候,研究人员表示,这个数字将来还会继续增加。
的确,药物混合更容易导致人死亡,据纽约市卫生局公布的数据,在过去的五年里,过量混合吸食芬太尼和可卡因致死人数增加了一倍多。纽约非盈利HAMS伤害减少组织(Harm Reduction Network)执行董事肯尼斯·安德森(Kenneth Anderson)说:“来自纽约市的数据发现,90%以上的死亡病例与药物混合使用有关。”喜剧演员约翰·贝鲁西(John Belushi)和克里斯·法利(Chris Farley)均是由于混合吸食了可卡因和海洛因而丧命。
大公司赔钱但问题依旧存在!
2019年8月,美国强生公司被俄克拉荷马州法院判决要求支付5.72亿美元(约合41亿元人民币)的罚款,因其助长了阿片类止痛药在美国的滥用。

强生公司和其他医药经销商、制造商们面临着来自48个州的诉讼,外加超过2000起由地方政府和私人团体提起的诉讼。这场官司受到了美国全国人民的密切关注,因为这意味着美国强大的法院体系正式介入“阿片类药物滥用”这个巨大危机。这次诉讼的法官塔德·巴尔克曼(Thad Balkman)指出:“可以证明强生子公司杨森(Janssen)通过误导性营销和传播关于阿片类药物的信息,造成公众滥用阿片类药物,引发了类鸦片药物危机。”法院判决中明确表示,以强生为代表的这些公司“启动了一场愤世嫉俗的、欺骗性的洗脑运动”,强生及其子公司杨森反复淡化类鸦片药物成瘾的风险,其培训销售代表称药物成瘾的风险仅为2.6%。
据美国媒体分析,5.72亿美元的罚款也远远低于此前要求的罚金,而相比之下,俄克拉荷马州因药物泛滥已经损失了将近200亿美元。法院判决中明确表示,强生及其子公司杨森反复淡化类鸦片药物成瘾的风险,其培训销售代表称药物成瘾的风险仅为2.6%。

美国疾控中心称巴尔克曼法官的这项裁决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将会对美国药物泛滥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何更妥善处理美国的药物成瘾和滥用问题?对于美国来说,想打赢这场药物滥用的战役,依旧任重而道远。尽管美国政府已经加大执法力度并加强监管,但对于那些长期被药物成瘾所困扰的人们来说,如果他们这些受害者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寻求不到应有的帮助,此类药品的需求量将永远无法降低,则无法永久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更现实的问题是,许多美国人真的应该克制自己乱吃药的习惯。有时候,光靠自己吃药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北美君看热点】创作,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