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临江仙》
说起三国都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三国耗尽英雄气,两晋皆鼠辈。今天开始后续将持续更新三国系列,会从刘备、曹操、孙权等不同的视角来解读三国的发展历程。
三国时期(220 年-280 年)共计 60 年。这段时间跨度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到曹魏灭蜀、晋朝统一中国的过程。在这个历史时期内,涌现出了曹操、刘备、孙权等一批著名的历史人物,以及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著名战役。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充满传奇色彩的一个时期,后来被罗贯中创作为脍炙人口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
今天讲序章 黄巾之乱
一、黄巾之乱的背景
黄巾之乱的背景:东汉末年政治腐败、政局不稳,外戚专政,宦官专权,对西羌战争持续数十年,花费巨大,徭役兵役繁重、社会动荡、百姓疾苦。加之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民不聊生。
黄巾军的兴起: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借此机会,以自身的医术结合奇书《太平要术》上的内容,救助人民,又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头戴黄巾组建黄巾军,意图推翻汉室
为什么头戴黄巾:“苍天”是指东汉,“黄天”指的就是太平道,而且根据五德始终说的推测,汉为火德,火生土,而土为黄色,所以众信徒都头绑黄巾为记号,象征要取代腐败的东汉。
二、黄巾之乱的过程
起义爆发:184 年,黄巾军在山东、河北等地发动大规模起义他们烧毁官府、杀害吏士、四处劫掠,一个月内,全国七州二十八郡都发生战事,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动京都。
汉朝的反应:汉灵帝派遣卢植、朱儁[jùn](朱儁后召孙坚参战)、皇甫嵩(皇甫嵩被黄巾军围困朝廷派曹操支援)等将领镇压起义
汉军的反击:朱儁率军击败黄巾军,张角病逝,张宝、张梁继续领导战斗后皇甫嵩继续击败另一侧的黄巾军,张梁战死,张宝被俘,黄巾军主力被击溃,黄巾之乱平息。
三、黄巾之乱的影响
社会动荡:黄巾之乱导致东汉政权的动摇,加速了汉朝的衰落
政治变迁:汉灵帝驾崩,汉少帝即位,外戚何进、宦官集团等政治势力的斗争加剧
军阀割据:为了尽快平定叛乱,中央下放权力地方,地方豪强和军队将领趁机扩张势力,为后来的三国鼎立埋下伏笔